在那个被风雨侵蚀的历史长河里,张良就像一位穿越时空的孤帆远影,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复兴的渴望。他的故事,就像是那首断肠诗,每一次回响,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宰相,而父亲张平亦继任二朝宰相。至他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他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显赫荣耀的地位,这种仇恨集中点——反秦,让他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可怕的人物之一。
青春年华里的张良,不顾弟弟丧葬,全力图谋恢复韩国,他结交刺客,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但逃亡到了下邳。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位神秘老翁,那个老翁竟然是隐身岩穴高士黄石公,也称“圮上老人”。老人的书籍《太公兵法》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他日夜研习兵书,最终成为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时,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反秦的大旗。后来,因为自知身单势孤,只好率众往投景驹,但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并且因为共同的事业而紧密合作。当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队伍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时,他们有意与各路义军首领共商大事。张良提出了复兴韩国计划,并以此获得了刘邦等人的支持。
最终,当汉朝建立起来的时候,封给留侯,是一种对他功绩的一种认可。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内心深处那份无法言说的悲哀,以及对于故土不再属于自己的无尽懊悔。这就是張良,這個傷感情話背后的斷肠詩,一個無法言說情感卻又堅定追求復興家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