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东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献,始于刘邦的开国之功,终于王莽的新朝建立,是对西汉二百多年历史的一次深入回顾。班固继承了父亲班彪未竟的事业,将其父创作的《后传》六十五篇作为起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宏伟的史书。尽管在班固去世前,《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稿,但他的妹妹班昭等人继续完成了这些部分,使得这部史书能够呈现完整。
相比之下,《汉书》在编纂结构上与《史记》有所不同,它将列传中的世家并入,并通过志类来归纳各种信息,以纪、表、志、传四种形式组织内容。在十志中,有几项如刑法、五行、三地理和艺文,是《史记》所没有的,这体现了《汉书》的创新精神。
然而,在叙述风格上,《汉书》吸收了许多先前的优秀作品,如《史记》和《后传》,使其叙述既详尽又条理分明。不过,由于班固过度依赖外戚窦宪以及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他在撰写过程中可能过分赞扬权势集团,同时也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愿,从而削弱了一些成就,比如对某些方面较为保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