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白煦诞生于1949年的10月26日,是北京的儿童。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有着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书法专业这块坚实的基石。如今,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展览部主任、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和沧浪书社社员。

1980年,那个时代的召唤让他调往了中国文联工作,并参与到了筹建中国书协工作中。那时,他才刚刚开始他的艺术之路,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明确方向——专攻行草书,师承王羲之、孙过庭、怀素和米芾等大师,同时也兼习大篆和北碑,以及历代名碑与法帖。

他的作品,在全国第三至六届图书篆刻展览中闪耀着光彩,还有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图书篆刻家作品展览以及首届国际青年图书展中的亮相。他还参加了多次国际交流活动,如第二、三次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展、大型百家图书展(东京)、日本代表团作品展示(东京1992年及2000年)以及巴黎图库艺术馆的大型画廊。这不仅限于亚洲,也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台港等地的一系列画廊。

除了这些盛事外,他还有十次以上访问日本,与当地文化进行深入交流,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的《五人共赏》合作项目,这使得他与王镛和张道兴共同举办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展览。此外,他还访问了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以此扩大自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

1994年,与刘大为、张道兴及其他十八位著名艺术家的联袂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水墨风情》这场壮观的人物汇演。近年来,在广州个人画廊举行了一场独特的小型个人画作展覽。

他的著作包括《青年学者手册》(合著)、《楷,兴,草,隶四体成语字帖》(合著)以及精选集《白煦笔记》。他的作品被日本香港德国博物院收藏,并且可以通过荣宝斋或艺昌画廊购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