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京剧票友的浪漫之旅,从孩提时代就与戏曲结缘。五六岁的他,被爷爷带到戏台前,看着《打金枝》,第一次感受到了晋剧的魅力。那时,他对绘画和色彩充满了好奇,对花脸脸谱既害怕又好奇,这种矛盾情感至今仍然清晰,如同一段回忆中的刺激和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马飞不仅局限于一个剧种,而是开启了一段跨越多个戏曲世界的探索之旅。在一次偶遇中,他被马连良的音配像深深吸引,从此开始了他与京剧不解之缘。

自学京剧期间,马飞首次尝试舞台表演,那是在高三的一次年级联欢晚会上。他勇敢地登场唱出了自己进入京剧世界的心灵启蒙——《甘露寺》。尽管条件艰苦,伴奏差强人意,但那是一次失败,但这并未阻碍他的步伐。在军训期间,他再次站上了舞台,用《淮河营》赢得掌声,这份成就让他感到骄傲。

在追求 京剧梦想的人生道路上,马飞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他父母最初并不理解儿子的选择,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不同寻常的职业选择。为了弘扬京剧文化,2005年3月,马飞创立了梨园文化促进社,并邀请志同道合者加入。这是一个近乎曲线救国的手段,让更多同学接触和了解京剧。

经过一番努力筹备,在2005年6月11日晚,在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成功举办了华中地区最大的京剧演唱会。这场盛会吸引了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参与,使得原本孤独的情怀变成了团结一心的情景。此外,还有原湖北省副主任石川亲临现场支持,这份敬意让每个人都感动不已。

展现在大家的是18位梨园社成员共同上的开场节目《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虽然只有两分钟,却凝聚着众人的辛勤劳动和对艺术传承的心愿。当夜幕降临,一切圆满结束后,全体人员一起合唱庆功歌,为这个美好的过程留下最后的一抹温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