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臣,北京人,以京剧票友闻名。他的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的进士许学范,他是七子之长,被誉为“七子登科”。族祖父许庚身的女婿张元济,是上海市文史馆首任馆长。生父曾任磁州府知州,其后辈中有著名作家高阳。
受家庭影响,许良臣自小便迷恋上了京戏。在复旦公学学习期间,他决定辍学跟随京剧班学习武生和老生角色。他向谭鑫培求师,并在17岁时正式拜陈彦衡为业师,从而掌握了谭派的大部分精华戏。在北京学习了一年后,他回到上海继续练习靠把戏,并从高玉喜、仇月祥等老师处学习。
1917年,21岁的许良臣进入云南省财政厅工作,但仍然以票友身份参与演出。他教过许多学生,其中包括王又宸、贯大元等人。此外,他还与余叔岩、言菊朋等同台演出,甚至被选为“谭派四大金刚”之一。
20世纪20年代晚期,许良臣开始减少商业演出,只参加一些堂会和义务戏。1925年,他回到上海料理家事并继续教戏。十几年后,他迎娶了第三任妻子孔钰文,并育有两女。
1937年的八一三事件后,日军攻占上海,当地租界当局无力保护居民安全。为了避难,许良臣带着家眷逃往香港,在六国饭店安顿下来。他在港滞留期间受到粤港两地京剧票友欢迎,并多次在酒店举办宴请。当他前往昆明时,由云南省政府特意委托驻越中国领事刘家驹安排登岸,为他提供了特殊待遇。
返回香港后的不久,一位日本人经营的福民医院院长顿宫宽造访了他,这使得日本特务机关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利用他的社会关系来服务于大日本帝国。不过,由于担心成为汉奸,不敢轻易回应,最终陷入犹豫之中。这段经历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面临道德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