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仅是一个热爱京剧的票友,更是一位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艺术探索者。从小就被爷爷带着去听戏,马飞对晋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第一次听戏时的曲目是《打金枝》,那一刻,他的心灵就被京剧深深吸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飞不再局限于一个剧种,他开始接触和学习其他类型的戏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央戏曲频道播出的京剧系列节目,其中马连良的音配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开启了他与京剧不解之缘。在自学京剧过程中,马飞尝试了舞台表演实践,那次年级新年联欢晚会上的《甘露寺》虽然条件艰苦,但并未让他的热情减弱。
尽管有过失败,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决心。在大学期间,高考后进入中文系学习,军训期间的一次表演更是赢得了一片掌声。但他感到更多的是一种不可思议,因为大家觉得唱 京劇是在过去的事情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 京劇。
在爱好 京劇 的道路上,马飞也面临来自多方面压力,这首先来自家庭。“家里人都比较反感,我父母并不接受 京劇,他们觉得我比较特殊,不符合常理。”“但到了去年有了一点小收获,当我的一些荣誉放到家里比较显眼的地方,然后跟别人讲的时候,他们开始改变态度。”
为了弘扬 京劇 文化,2005 年 3 月 马 飞 成立 了 梨 园 文 化 推 广 社,并开始招募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梨园社成立初期,与武汉市几所高校的 京剧 社团取得联系,但出乎意料的是,“给我感觉他们都是很封闭的”。抱着向对方取经、学习的心态,他与同事一起走访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同济医学院。这次联谊活动之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把武汉市高校 的 京 剧 社团召集在一起举办一个大型 的 演唱会。那一年正好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所以决定在这个纪念活动中推广北京话体操。
经过近一个月精心筹备,在2005年6月11日晚,在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成功举办了华中地区最大的京剧演唱会。这项盛事吸引了多所高校前来参加,还受到原湖北省副主任石川夫人的支持。此次盛会证明,无论困难重重,都没有阻挡住马飞追求艺术梦想的事业发展。他用现代音乐元素融入传统文化,让青年们接受并喜爱这种古老而又活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