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说起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很多人都会为他的死而感到惋惜。是啊!50年前,他无奈而投湖自尽,这怎不令人惋惜呢?那么,老舍为什么投湖自尽?老舍又是个怎样的人?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

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创作《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等长短篇小说。

1937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从事抗战文动。此间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底回国。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及处、代表、全国政协等职,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小说《正红旗下》等。

“文化大”初期遭受,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辑有《老舍文集》。1978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为老舍先生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老舍先生是著名作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学艺术事业。他在创作上积极勤奋,著作丰富。解放前,他写了《骆驼祥子》等许多文学作品,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文艺路线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他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许多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荣称为“人民艺术家”。

哪怕老舍先生已经逝去半个世纪,但他依然被后世人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代宗师。而他的文学作品,他的过往事迹,他的精神品质,也被后世人所尊崇追捧。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8月24日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