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当之无愧的女神,一支笔舞得花团锦簇,妙言隽语如行云流水,更有洞明世事的幽邃与尖利,仿佛提前阅尽苍凉、参透沧桑。张爱玲的文坛经历与她的人生一样,苍凉、华丽兼而有之。

现当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位女作家像她这样,蛛丝马迹都被关注,连垃圾都遭记者扒拉。

伊始:风华绝代,却沉寂

1939年,张爱玲考取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不久,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的作《天才梦》。

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随后与好友炎樱返回上海,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于是,开始为《泰晤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

1943年3月初,张爱玲携《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横空出世,此后,《心经》《倾城之恋》等陆续发表,张爱玲一鸣惊人,很快成为上海最炙手可热的作家。

《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也次第登场,为她赢得读者倾心追捧。就在此时,媒体报刊访谈和评论文章,都以张爱玲为主角。她走在路上,会有人惊呼她的名字,俨然明星。

文学界、包括左翼文化阵营夏衍等,居然也非常注意她。傅雷以笔名迅雨发表于《万象》1944年五月号的长文《论张爱玲的小说》,将《金锁记》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视张爱玲为“有多面的修养而能充分运用的作家(绘画、音乐、历史的运用,使她的文体特别富丽动人)。”

抗战胜利后那两年,却是张爱玲最煎熬的日子。胡兰成逃亡,继而移情。短暂婚姻搁浅,直至破碎;从1945年8月至1947年4月,张爱玲在文坛销声匿迹,“文化汉奸”的阴影,让她不得不沉寂。

1949年之后,张爱玲前往香港,三年后抵达美国。她的作品在被尘封遮蔽。我们今天读到的《雷峰塔》《易经》这两本书,包括她70年代的长篇《小团圆》,固然有张爱玲文字一贯的风韵,但比起她40年代的顶峰之作,却少了让人拍案叫绝的绝代风华。

80年代后:声名鹊起,似经久不衰

张爱玲在英美文坛遇冷,所幸从60年代后期开始,她在港台再次声名鹊起,渐有如日中天之势。80年代中期开始,张爱玲进入读者视野时,只能冠以“惊艳”二字,直叫人欲罢不能。

著名作家柯灵刊登于1985年4月号《读书》的《遥寄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内地文坛为张爱玲‘平反’的第一声”(陈子善语)。

而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张爱玲赞誉有加,把《金锁记》推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借《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影响,让内地学术界对张爱玲刮目相看。其简体字本2005年出版后,早已被读者耳熟能详的张爱玲,愈发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对象,有关她的研究论文、专著层出不穷,传记有几十种。

张爱玲终于以经典作家的身份,进入文学史。

2003年,胡兰成《今生今世》的简体字版出版,书中提及张爱玲的章节,在相当长时间内,几乎成为了解张爱玲婚姻的“孤本”。

与此同时,张爱玲的小说被频频改编为电影,1984年许鞍华导演《倾城之恋》、1988年但汉章导演《怨女》、1994年关锦鹏导演《红玫瑰与白玫瑰》、1997年许鞍华导演《半生缘》、2007年李安导演的《色,戒》……影片热映,总是让她的小说再受瞩目。

张爱玲获得盛誉,持久不衰,大众既孜孜不倦于她的文字,也对文字以外——她的煊赫家世、独特经历、清冷性格,样样都兴致勃勃;她的名言警句,被不断引用。

她的文风,被有意无意模仿;、小资、、贵族……每股风尚袭来,都可以在她那里找到元素;每当她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每部遗作问世,甚至每件与之相关的偶发事件,都会成为热门话题,也再一次加深“张爱玲”三个字的刻痕。

张爱玲1995年去世,引发华文世界一股伤悼的旋风。

2009年之后,《小团圆》《雷峰塔》等自传体小说陆续问世,则掀起又一个小。公众索隐钩沉,乐此不疲。

2014年9月初,张爱玲最后一部遗稿《少帅》在出版,然而这部小说不会像当年《小团圆》那般,令万众翘首了。张爱玲最华彩的篇章,已经镌刻在她的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