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96年的某个日落之后,一个19岁的数学天才独自一人,在歌廷根大学的宿舍里,他正沉浸在导师为他准备的一系列挑战性数学题中。前两道题目如往常一样,在两个小时内被轻松解决了。但是第三道题,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难题——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来绘制一个正17边形。这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似乎是一道无法克服的障碍。
时间在静静地流逝,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这位年轻人的脑海中充满了疑惑和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解开这道看似简单却实则复杂的问题。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深夜时分,用一种超乎寻常的心态去审视问题本身,试图找到那一线希望。
终于,当晨曦第一次照亮他的房间时,这位年轻人兴奋地发现了一种可能。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将它们摆放在纸上,再次尝试着去解开这个谜团。当窗外渐渐变得明亮起来,他感到了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
当他向导师提交答案时,心里充满了不安和自责。他说:“我花了一整晚时间做这道题,我对您的信任感到羞愧。”但是,当导师看到他的作业后,一脸惊讶之情便显而易见。那个不再只是普通学生的青年,此刻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高斯,即著名的“数学王子”。
多年后的回忆里,那个曾经困惑又坚持的人总会提起,那个深夜里的战斗,以及最终击败难题带给他的无尽骄傲。在那一刻,也许连高斯自己都不会相信,如果有人告诉他,他将以如此简短而直接的手法解决了一个两千多年未被破解的问题。不过,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是历史上的难题,他绝不会承认自己能在一晚之间就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