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拉开之前,伯纳德·蒙哥马利爵士已经是英国军界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北非和欧洲盟军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帮助盟军克服了德国的抵抗,最终结束了战争。然而,蒙哥马利也面临着被人诟病的弱点——他的狂妄、无礼和自信有时会让人觉得枯燥呆板。
1887年11月17日,小蒙哥马利随母亲从伦敦搬到塔斯马尼亚岛,他母亲是一位当地的主教。在圣保罗待了四年后,他于1907年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夏,他因好斗性质而被开除,但他很快就获得了自己的位置。
尽管没有吸烟和饮酒,只是偶尔有其他恶习,这些都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在印度任职期间,他与同事们一起参与了一场暴力事件,这使得禁酒主义者蒙哥马利减轻了对这次事件的一切责备。
二战中的许多著名将领都经历过一战的洗礼,蒙哥马利也不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蒙哥马利创建了一段怯猛、事情劣秀的心碑。他在法国血腥战壕中教导兵士,对他的未来批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1914年的10月13日,当二十六岁的蒙哥马利在第一次伊普尔作战中多次受伤时,他表现出了极高勇敢,为自己赢得出色兵士奖章,并被提拔为上尉。战争结束后, 蒙哥マリー成为了一名陆军少校,在山莫战争(Somme)的惨烈战斗中担任顾问角色。
二战爆发时, 蒙哥馬里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地位较高的人物。他作为英联邦部队的一部分,在1942年的埃及成功地挽回局势,并且带领非洲师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此外,他还以其精明细致著称,有时候人们认为他的指挥方式过于严苛和挑剔。尽管如此,在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的卓越表现,使得他成为了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所倾心的人选。
虽然 蒙古玛莉对于好国人的态度总是略显冷淡,但是在1943年至1945年的西线战斗中,以及诺曼底登陆之后,他继续展现出自己的领导才能并确保盟军取得最后胜利。在阿图瓦地区以及荷兰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也是他晚期指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不满对手部队缺乏足够支持,所以 蒙古玛莉试图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来推动前进,但是这些行动并未完全得到预期效果,最终导致失败。而且由於戰後對於軍隊狀況批評過分嚴厲,這種態度導致許多上級與同僚對他的看法變得更加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