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沉默,犹如一位名将在历史长河中悄无声息地离去,仿佛他对这场战争的结束持有深厚的理解和接受。德国人民心中的他,是一位年迈而又守旧的元帅,他代表的是一种被时间抛弃、但依然令人敬畏的力量。希特勒在其生命最后时刻,为隆美尔安排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人生告别,这种尊重几乎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讽刺。

二战末期,希特勒与高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他试图通过怀柔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却遭到了军方的强烈反抗。直到720次刺杀行动未遂后,希特勒彻底失去了理智,对下层官员采取了更为残酷的手段。在此之前,他曾经一度考虑让隆美尔处理这起事件,因为他相信隆美尔能够平稳过渡西线战事,并且不会背叛自己。

然而,当局审问了可能背叛者的上司,而隆美尔也因此遭受牵连。这说明尽管他的个性有些抽象,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既坚定又不够世故的人。他总是在民间保持低调,只有出了大事才能有人帮忙,最终只能求助于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去留。在临终前,隆美尔回忆道,如果能选择自己死法,那么就要面子得体些,要知道即使是最忠诚的大将,也不过是一张可以随意拿捏的小纸片。

希特勒之所以没有公开审判隆美尔,是因为后者在德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即使是在纳粹内部也是如此。当民众发现元首已经死去,他们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对于那些参与刺杀行动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用钢丝绞住敌人的脖子,以便留下永久纪念。但实际上,希特勒之所以顾忌隆美尔,是因为后者在民间拥有太高的地位,不敢轻易动手。

当民警带着消息来到他的家中,并向他传达了关于希特лер去世的事情时,仅仅提及“你”、“你的家族”、“幕僚”,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某种复杂的情感。而且,由于家里充满弹药,可以抵御任何反抗,而且连逃生的路都被锁上了。他请求本人葬礼要进行国家级仪式,最终完成所有事情之后,他脱掉了非洲服装,将爱犬锁入书房,还带走了那份珍贵的心灵财富——元帅权杖,让那份枯荣伴随着自己前往另一个世界。

最终,在500米外的地方,被监视着的是梅塞斯将军和司机分开的情况。在车内,他服下氰化钾,一副安详模样在地下车厢中永远安息。这就是著名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消逝,其沉默比喻着整个战争时代最深沉的情感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