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沮渠牧犍的一生,他继承了父亲沮渠蒙逊的职位,并在他的统治期间,努力保持与北魏的良好关系。沮渠牧犍聪明好学,且有和雅之德,这种品质得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认可。在一次病重时,拓跋焘曾派使者前往凉州,以确保其女儿兴平公主能安全到达并嫁给沮渠蒙逊。
随着时间的推移,沮渠牧犍继续维持与北魏的友好关系,不断向其称臣纳贡。他还派自己的儿子去北魏侍奉拓跋焘,并请求被授予一个相应等级的官职。拓跋焘不仅满足了他的请求,还赐予他河西王的称号,并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大将军、护西戎校尉、凉州刺史。
然而,尽管外表上一切顺利,但内心却存在叛离乖张的情绪。最终,在一系列事件之后,如李氏与武威公主之间发生的事,以及对昙无谶法术的事情揭露后,拓跋焘决定亲自带兵征讨沮渠牧犍。此时,当事人发现府库门未封,有市井小民趁机盗窃,使得所有珍宝器物荡然无存。
最终,在一系列指控和调查后,被捕并杀害于武威公主宅第。他的姐妹也因为参与巫术和荒淫佚乐而遭受惩罚。而他的妻子武威公主,最终因没有生下儿子,而是由国甥接替她的爵号成为武威公主。
在评价历史时,《魏书》、《十六国春秋》都提到:“聪颖好学,和雅有度。”《资治通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牧犍聪颖好学,和雅有度量。”这些评价反映出当代人的看法,即虽然他最后失败,但在某些方面仍展现出了优秀品质。不过,他最终无法逃脱历史的大潮,只能以悲剧收场。这段历史教会我们认识到即便是智慧卓越的人,也可能无法避免宿命般地走向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