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乃天下之主,掌握着天下臣民百姓的生死,其拥有的权力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可惜话虽如此,理论有时并不等于实际,一位圣明的君主能牢牢掌控时局和权势,而一位昏庸的君主则可能让帝王之权旁落,即使连自己能否保住皇位都犹未可知。
唐太宗李世民之后是唐高宗李治,他能登基为帝,但这并非没有代价。他的二哥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都贡献了自己的命运,以便让李治能够继承皇位。
随后的是唐玄宗之后的唐肃宗李亨,他不经同意而私自称帝,这几乎是一种篡位。在他之后的是唐代宗李豫和 唐德宗 李适,他们虽然没有发生内斗,但麻烦也不小,比如张皇后曾想除掉当时还是太子的李豫。这期间宦官出手越来越多,所以自从两位君主之后,每次帝位更迭上,都会出现宦官介入的情况。
最后的是唐昭宗之后的 唐哀帝 李柷,他不是宦官拥立,而是在朱温的心腹蒋玄晖扶持下被立为帝。蒋玄晖假传圣旨,让他成为傀儡君主。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最终仍旧被朱温取代,并导致了整个大唐帝国灭亡。
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件重要的事实:一个强大的帝国,如同巨龙般威严,却也容易受到内部腐败所摧毁。当一个朝廷出现昏庸无道或者长期失去正统性的领导者,那么这个帝国就难免走向衰落。而宦官们,因为他们拥有军力的支持,他们在关键时候往往成为了决定胜负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末期,无论是谁坐上了龙椅,都很难确保自己的位置安全,更别提保证国家安定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新唐书·卷二百八·王守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