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龙门子,玄真遁叟——明初文坛巨擘
本名:宋濂
别称:宋太史、宋学士、宋文宪、宋潜溪、龙门子、玄真遁叟等
字号:景濂、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
所处时代:元末至明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浙江金华浦江(今浦江县)
出生时间:1310年11月4日,农历十月二十二日丁卯时分
去世时间:1381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廿六日丙申时分
主要作品集结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及其他散曲诗文集多种。
主要成就: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被尊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并与高启和刘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明初著名家学者文学家思想家,与章溢叶琛同期被尊称为“浙东四先生”;
学者后世又将其与朱熹的理学相结合,将其视作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官职:
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在当时朝廷礼仪制度的制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谥号:“文宪”
人物简介:
正德有才气,有病体。自幼聪敏好学,以神童闻名于世。他接受过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的教导。在元末辞仕修道著书之后,他在明初受命讲授经典给太子,并参与修订《元史》。他曾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对朝廷礼仪有着深远影响。在晚年因长孙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逝于夔州,享年七十二岁。明武宗追谥其为“文宪”。
他的散论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不同风格各具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其文学创作对后来的台阁体作家的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广泛涵盖了散曲诗词历史文献等领域,是一位多面手且杰出的文化工作者,他以此成为人们铭记的一代宗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