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宋代如此有钱,为什么养出来的兵将却打不了胜战,反而不堪一击,在北宋末年又是谁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赵匡胤是如何上位成功的。他通过陈桥兵变,一身超高武术成为了皇帝。赵匡胤害怕地方军权过大,因此把大军以及财政大权都收回中央,这样地方上的大军力量就十分薄弱。
早在公元999年开始,辽国与宋代的争斗就不断。虽然宋军也在积极抵抗辽军的入侵,但是辽朝大军都擅长骑射,进退自如,对边境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在公元986年时,当时的宋太宗最大的愿望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但20万大军以兵分三路策略与辽军作战,最终“人财两空”,让辽国了解到宋代的真实实力。
后来,在澶州对抗辽国,大臣寇准主张正面作战,而非迁都。他认为皇帝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以此来稳定軍心。但最后,由于内心害怕和顾虑,不仅没能采纳寇准意见,还导致了谈判失败,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
这条约要求每年向辽国进贡10万白银、20万彩绢。这不仅影响了国家实力,也导致了之后金国击败并消灭北宋。而金国尽管只有15万人,却能轻易击溃北宋,是因为其根本原因:中央集权制度下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上,加之重文轻武、募兵制和管理者的错误措施,都削弱了北方士卒的心理素质和战斗能力,使得当真正战争爆发时,只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因此,可以说,是从内部缺乏有效防御机制,再加上外部压力的双重因素,让一个看似繁荣富强的国家最终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