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被誉为秋思之祖。他的作品包括杂剧十五种,如《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等七种,以及散曲作品集《东篱乐府》,收录了104首小令和17套套数。这位诗人以神化道士为主的剧本深入探讨全真教的故事,其生动的情节吸引了后世多次赞扬。在他生活的时代,蒙古统治者试图融合汉法,却未能普及,这在文人心中埋下了希望与失望的矛盾。

马致远曾怀抱仕途理想,但仕途不顺,他的一些残曲中自述曾献诗于龙楼,却长期未获回应。他先后担任地方官职,但并不满意。在这段经历中,他逐渐感到厌倦世俗名利,转而宣称看透了世间虚幻,以隐逸高洁自居,同时在道教寻求解脱之路。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杰出的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该剧以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为背景。历史上这一事件最初只是元帝将宫女嫁给南匈奴单于作为外交手段,而后来通过笔记小说、诗篇以及民间传说被赋予更多情感色彩。马致远在此基础上再添虚构,将昭君出塞理由写成为了毛延寿求贿无效,在画像时昭君遭受羞辱;结局则描述昭君投江黑龙江,是一种假借历史背景的大胆改编,使得《汉宫秋》成了一部充满爱情悲剧色彩的文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