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在古史文献中,她颇具神话色彩。华胥又称华胥氏,出生于华胥国,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春秋世谱》中,她被记载为“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除了最早记录她的《列子》外,《庄子》也两次提到“赫胥氏”,即“华胥”。

在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命毁》的铭文中,“华”字象草木开花,而《说文解字》认为“华”即“荣”,含有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因此,華夏文化就是華胥文化,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领军人物。

关于她的故里考证,一般认为她是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其故里在今陕西省蓝田县 华胥镇孟岩村,并安葬于此之说,因为这里在文献中的记载详细而可靠。

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有青虹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 胡 是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大体而言,古 华 胡 国 在 今 陕 西 省 西 安 市 东 约 20 公 里 的 蓝 田 县 华 胎 镇。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 华 胡 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 华 胡 是 以 母 权 制 为 代表 的 前 伏 羲 时 代 的 人 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 华 夏 民族 的 重 要 源 头。

相传 华 胡 外 出,在雷泽湖边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别大的脚印,用脚踩了一下,便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在成纪住居一段时间后,她留下了部分氏族先民,便带领一些氏族先民沿渭水东返。她怀孕数月后带亲从去巡察故地族民生活生产状况,再后怀孕又生女娲,将家族东迁至陇山以东地区,而自己则安居于原籍去世并葬于此。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被人们传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