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又称华胥氏,出生于华胥国,在古史文献中,她以蛇身人首的形象,被赋予了圣德的特质。在《列子》和《庄子》等古籍中,提到过她的名字,其中《庄子》还特别指出了“赫”与“华”字上端余燃的火光,与“花”的美好相似。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记录了她的名字,“华”字在这里象征着草木开花,含有美好、光彩、声色、风采等雅称。
关于华胥的生平传说,她被认为是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中的杰出部落女首领,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炎帝和黄帝的远祖,因此她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在不同的史料记载中,对于她的生地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人认为她出生于雷泽,有的人则认为她是在九河之畔或蓝田县孟岩村一带。根据历史考证,大体而言,古华胥国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处,即蓝田县。
除了最早记录 华 胥 的 《列子》外,《庄子》里也两次提到“赫胥氏”,即“華 胎”。 “赫” 与 “華” 都是 “ 胎” 字上端余燃 的 火 光:直接描述 是 “赫”, 是 “亮”, 用 植物 顶端 的 花 褂 来 比 喻,就 是 “華”, 是 花。 西 周 青 铜 器 《毛 公 鼎 》、《命 毁 》 等 铭 文 的 “華” 字,象 草 木 开 花。《 说 文 解 字 》、《尔 雅 · 释 草 》、《广 雅 》 等,都 认 为 “華” 即 “荣”。 因此, 華 字 就 含 有 美 好、 光 彩、 声 色、 风 彩 等 雅 称。 華 也 被 稱 為 華 夏 之 称 源 自 華 胎,而 中 华 之 称 亦 然。
随着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对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和发展旅游事业热潮兴起,加深对这类人物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她可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早期的一位氏族代表人物,其氏族延续至仰韶文化前(约6500或6000年前)。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她可能在今天陕西省蓝田县孟岩村附近某个地点感应受孕,并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她还带领部落迁徙至甘肃地区,最终返回陇山以东地区,如今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仰韶文化遗存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感应受孕这一传说,有很多文献记载,比如《帝王世纪》、《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还有王嘉《拾遗记》的记载都提到了这个故事,说的是华胥看到巨人的脚印并用脚踩了一下,从而感应受孕,并怀胎十六个月后生下伏羲。这是一个神话祥瑞故事,用来说明伏羲及其母不是凡人,而是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能力的人物。
最后,由于劳累和临近产期,不得不留居成纪,这便解释了为什么虽然她居住在蓝田,但又能生育出三皇之一的伏羲。此后的情况也是如此,她又怀上了女娲,将他们一起带往东边继续扩展影响力。当年老去之后,便安葬在原来的地方,被人们尊敬并祭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