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高宗李治被后人评价为一个既好色又无能的皇帝,但这是否真正反映了他的本质呢?让我们一起追溯他的一生,看看他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事实上,李治一上台,就停止了太宗时代的大规模战争和建设项目,这些都是一种对前任政策的审慎评估和调整。唐朝由此避免了更大的动荡与灾难,而是选择了一条休养生息之路。

李治以其慈祥、低调和俭朴著称,他不喜欢大肆兴建,也不相信那些夸大其词的方士长生之术,更不爱好游猎这些奢侈娱乐活动。他坚决不同于他的父王李世民、妻子武则天以及继承人的李隆基,他们都曾经沉迷于这些错误之举,而他却始终保持清醒。

史书记载,高宗多次进行大赦,体恤民情。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百姓,他恩赐粮食和布帛;而八十岁以上的妇女,则授予郡君身份,并赐予毡衾粟帛。此外,他还放宽宫廷制度,让宫女们获得自由,不再受深宫禁苑所困扰。此外,他还禁止胡服野行,以倡导一种新的清新风气。而且,他下令皇后亲自带头植桑养蚕,为的是鼓励民间勤劳致富,从而使得唐朝逐渐恢复元气。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年有个乳母叫卢氏,她因丈夫犯谋反罪被杀,所以被收入宫中抚养小皇帝。在即位后,高宗感念她的恩情,将她封为一品诰命,对她宠爱无比。然而,当卢氏几次尝试替丈夫翻案时,尽管高宗感到内疚,却也没有改变父亲之前作出的决定,因为那是先前的历史事实,不容轻易更改。

虽然晚年的李治可能过分信任并纵容武则天干政,最终导致武后的篡夺与残酷屠戮,但这一切并不能完全否定他的作为。实际上,无论如何评价,只要能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那么这样的统治者已经功成身退,用尽心力去做出最好的努力。如果说这样的人物不是“有作为”,那么我们对“有作为”该如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