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十大战神中的颛顼,生于若水空桑,登帝位后,以圣德治国。五德始终说成型于战国时代,与颛顼存在年代差距千年,关于水德、玄帝之类的说法值得怀疑。在龙骨作为药材的年代里,大量可能涉及史前文明的孤本龙骨已被先人吃掉,遗失的历史难以寻回。
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 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汉初受命议造汉历,最终选定了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但在秦统一天下后才推行全国。
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时期,他对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确定名称和分辖区域。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好其音,因而令飞龙作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他还散布轶事,如与共工等天神斗争,以及改革巫教,让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和祭祀活动。
传说中,内黄西南有黄水怪淹没农田冲毁房屋,被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并因善举被尊称“高王爷”。相传他能显灵救民,一次洪水退去是由他挥手使怪物沉下去造成。范文澜先生认为汉以前人相信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共同人文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