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又称为风神、飞廉或箕伯,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面鸟身的天神。他的形象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星宿之体,也有鸟形或带羽翼的怪兽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风伯被赋予了掌管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的职责,他与雷神和雨师共同帮助万物生长,但也常常以飓风过境造成自然灾害而被视为凶神。
根据《周礼》,风师即箕星,与月亮有关,其象征着能致使云雾变动、引起狂暴的能力。后来,这个概念进一步发展,在道教体系中,被认为是白发老人,左手持轮,右手执扇,以扇轮状出现,被称为方天君。同时,还有一种南方信仰中的孟婆,她也是一个重要的南方风神。
对風伯的崇拜和祭祀在秦汉时就已经开始,并且逐渐成为国家的一部分。这表明風伯不仅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而且还受到官方认可和支持。在道教宫观中,也设立了供奉風伯與其他天地三界主要仙佛之日,每年都会举行特别仪式来纪念他。
然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飓风等,对于風伯这样的“凶灵”进行祭祀更显得必要,以求保护民众免受其害。因此,不同地区和时间段对于風伯这一人物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情感态度,从敬畏到恐惧,再到信仰,都交织成一幅复杂多样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