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简介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6月29日),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
个人履历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的靖康元년(1126)、十一月金兵围困汴京开封,他亲自前往金营议和被扣留。在靖康二年的二月汴京城破,与徽宗被金废为庶人,被金兵俘虏北去先置于燕京,再徙往更遥远的上京会宁府。他与徽宗等宗室以及北宋一些大臣被金兵俘掳北去,在此期间,他曾一度求救于高宗,但未果。
临危即位
宣和七年的十月,因父病重而急速继承了皇位,是为钦宗,即便如此,他同样优柔寡断,对问题缺乏判断力,这种无能使得他听信奸臣谗言,最终导致靖康之变,使得北宋灭亡。
早期经历
早在宣和七年的十个月份里,当时刚刚有了一些不安定的迹象,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安逐渐升级,最终演化成了一场灾难性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一个古老帝国,还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并且改变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结局与影响
最终,在靖康之战中失败后,被迫逃离都城并被俘虏至辽国,最终死在五国城,其弟高宗才知道这个消息,并给予他尊敬的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但是他的统治以失败告终,没有能够实现任何实质性的改革或恢复国家的权威性,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