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海洋中,连德伦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他的故事如同一艘航行于知识深渊中的帆船。1956年,他在广州培正中学初中毕业后,踏上了学习之路。在1959年的春天,他从广东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再次向前迈出一步。四年后的1964年,华南工学院(现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专业本科学位被他获得,而1967年的秋天,更是他的研究生涯告一段落。
然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一场风暴即将席卷他的生活。1968年至1970.5年间,连德伦选择了离开繁忙的校园走进崇明岛富民农场,这里不仅是一片土地,也成为了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他替部队卫生所研制出了电针电疗仪,并且有幸向部队名军医学习针灸,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时间飞逝,不留痕迹,但连德伦并未停止探索。他回到上海邮电器材一厂工作,即使是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这个地方依然是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的热土。在这里,他以载波机、抗电磁干扰、光纤通信等为主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直到1984年的某个日子,当时光带着岁月沉淀给予我们回忆,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说连德伦是个“财源滚滚来”的人。这不是偶然,是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份份珍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一切,都始于那首首科研经费管理之谜,它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不断探索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成功,以及每一次失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考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