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本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曾用化名“列宁”,是苏联建立者和首任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1918年1月14日,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列宁遭遇枪击事件。尽管当时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但据后来移居国外的行刺者透露,这次行动是由沙科夫斯基公爵组织并资助。

更具重要意义的是1918年8月30日的一次暗杀尝试。在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进行演讲后,一位女性突然上前与其交谈,并在此过程中开枪射击。第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肩,第二发则穿过颈部并致命地打入胸腔。第三发子弹却打中了一位正在与他交谈的女性。虽然这次暗杀没有立即结束他的生命,但它给他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暗杀事件中的女凶手芬妮·卡普兰,是真正开枪射击列宁的人。她是一名社会党成员,并且几乎是个瞎子。这一点让许多历史学家对案件产生怀疑,有些甚至认为真凶可能不是卡普兰,而是另有其人,如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等。

由于紧张的战争环境以及之前多次遭受暗杀威胁,列宁在暗杀发生前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脆弱。在1922年的5月,他第一次中风导致右侧部分瘫痪,从此开始减少政务。此后的两年间,他再经历两次中风,最终因长期健康问题于1924年1月21日去世,只活到53岁。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悲剧性的结局下,对于刺客芬妮·卡普兰是否真的单独行刺或背后的真相仍旧充满争议。一份来自俄《共青团真理报》的报道揭示,当晚11时左右,周围人的嘈杂声盖住了枪响,只有一个人——苏维埃步兵师委员助理巴图林保持冷静,为调查留下线索。而这个女人,即芬妮·卡普兰,没有任何反抗,也没有否认她的行为。当她被搜身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品,她只是沉着地回答:“你为什么向列宁同志开枪?”但她也没有否认这一点。

尽管如此,大多数历史研究学家仍然坚持认为卡普兰就是刺殺者的真凵。但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根据所掌握资料和有效证据推断出卡普兰并不直接参与刺殺行动,因为那时候她视力差无法正常操作武器。而一些更激进的声音甚至将这个事件看作是“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之一。不过,无论如何,此事成为了苏维埃政权延续将近一个世纪高级机密,以至于最终成为20世纪永恒谜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