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深受当时文景之治影响的政治家,年轻时便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不仅学过法家的思想,也精通今文《尚书》,在官途上逐步崭露头角,最终成为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的重要顾问,被誉为“智囊”。晁错对于西汉面临的外患如匈奴不断侵扰,以及国内土地兼并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他主张积极备战、发展农业,并提出迁移百姓充实边境以抵御敌人,还通过奖励商人的方式来增加粮食供应。这些方案都得到了汉文帝和景帝的赞赏,使他迅速升职至中大夫乃至更高的地位。

然而,晁错并未停止他的改革努力。在景帝即位后,他继续推动削夺诸侯王、修改法令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巩固中央集权。在这一过程中,他撰写了著名文章《削藩策》,力陈早削藩为祸小晚削藩为祸大的论点,最终促使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同时也激起了吴王濞等同姓诸侯王的心结,他们借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了反叛,这就是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尽管在家人劝阻下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最终还是被外戚窦婴利用情报指证罪谋杀身亡。这一事件虽然导致了一些混乱,但最终还是由周亚夫平定了叛乱,为这个时代画上了一个稳定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