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国仁,鲜卑族乞伏部首领,曾游牧于漠北一带,因后赵石虎的侵扰而南迁至陇西,与汉人杂居。公元371年,他随父乞伏司繁降前秦。其父去世后,乞伏国仁接任部族首领,并被前秦天王苻坚任命为前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担任骑兵先锋。当时他的叔父乞伏步颓在陇西叛乱,苻坚命令他回师讨伐,但步颓因闻讯而高兴地迎接他,并未抵抗。
之后,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的失败后,加强了对各部落的控制,有些不服从的部落则被攻击并吞并,最终收编十多万人。他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兼秦河二州牧,以建义元年建立西秦政权。在位期间,他实行选贤任能和礼贤纳士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教育文化,被誉为治国有方。最终,他与弟弟 乾归共治国家直至去世。
房玄龄等《晋书》评价说:“国仁骁武,乾归勇悍。”史载,《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二十五》、《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十六国春秋别传·卷十四·西秦录》及《资治通鉴》都有详细记载关于他的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