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悠久的和平史上,家心与霸业并存,但真正能称之为家的团体屈指可数。历史上的四位“家主”分别是秦始皇、成吉思汗、拿破仑和希特勒。在二战中,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如同暴风雨般席卷欧洲,他的残酷与恐怖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然而,这位曾经以家心自豪的人,在战争末期展现出了悔恨的一面。他曾说:“我要站在世界最低处,对着天下人一声怒吼:站起来!”但当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困境时,这份家心开始收缩。尽管短暂掌握了大部分欧洲,但随后对苏联发动进攻导致大量损失,最终命运悲惨地落入敌手。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希特勒承认自己有三年的深刻忏悔:
第一种忏悔,是对个人关系的遗憾。虽然希特勒作为纳粹德国元首拥有无比权力,但他的情感生活却异常专注,从未有过私情纠葛。他最爱的人是表妹伊达·布劳恩,而不是他所说的外甥女格利·罗巴克。这件事情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内疚和愧疚。
第二种忏悔,是针对杀人的行为。在整个生涯中,希特勒杀害了许多人,其中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屠杀600万犹太人的罪行,让他的名字成为“杀戮恶魔”。然而,有传言称在临死前,他悔悟过一次,那个被他放弃的人其实是隆美尔将军。当时希特勒因反叛而将隆美尔处决,并给予国家级追授,这件事也让他感到深深后悔。
第三种忏 悔,是关于一个永远不会说出口的话。那8个字,就是纳粹党内元老卡尔·鲁登道夫提出的:“团结此国,圆可称霸。”当希特勒决定违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鲁登道夫在大会上强烈陈述:“团结此国,则能称霸;攻击此国,则德国必亡。”但希特勒没有听从这些忠告,最终导致国家覆灭,只能认为这是早已预见到的错误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