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的动荡年代,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

当时,李左车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然而,他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又因井陉谷窄沟长,不利于车马并行,因此主张严守不宜攻。他向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3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但是陈余不以为然,不听从他的建议。

最终,在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迂回侧翼伏击之后,以及次晨“背水阵”引诱而败之之后,大败了赵军。韩信斩 陈余、擒赵王,将灭亡了赵国。而他本人也被悬赏千金捉拿,最终有人将他绑送到韩信帐前,被尊为雹神,以师礼相待,并请教攻灭齐、燕方略。

后来,他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被命名为广武山。随后,他辞官隐居,但仍旧扶危济困,被尊为雹神。在民间,有关于他降冰雹于章丘的一段传奇故事,而他的智谋和勇敢,也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至于墓地,一说在河北元氏和衡水深州市,一说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还有说是在山东省安丘。此外,在安丘还有一眼雹泉,是旧时安丘八景之一,与他的传说有关。

关于成语“千虑一得”,出自《史记·淮阴侯传》,用来说明即使愚笨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会有可取之处。这一事件影响深远,让人们认识到智慧与经验是无价的财富。

此外,由于对民俗文化研究,对他的神话传说进行了详细记录,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雹神》中描述了他降冰雹故事,以及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风格等,都体现出了这一时代对英雄人物赞美和追忆的心理状态。而清顺治年间安丘通政使刘孟写下的诗句,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一澄明清澈所在的赞美推崇。此外,在河南开封市通许县城西北15公里还有个李左村,即原名广武镇,以纪念这位古代谋士而改名。这一切都展示出了一个时代对于优秀个人贡献及其遗产认可与延续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