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武公,姬姓,名和,是卫釐侯之子。卫釐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和的哥哥太子余继位,史称卫共伯。和的父亲在世时极为宠爱他,因此赐给了他许多财富。利用这些财富,他收买了许多武士,并在父亲的墓地前发动袭击,最终导致哥哥太子余的死亡。在这之后,国人将太子余安葬于父王旁边,并给予谥号共伯,同时拥立和为新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姬和篡位”事件。
继位后,卫武公不仅保持了先祖康叔所施行的一系列良政,还进一步加强了一国之治,使得百姓生活安稳。他还积极参与周朝的事务,在犬戎侵扰西周镐京时,与周幽王一同抵御并协助其东迁洛邑,从而奠定了东周政权基础。
到了老年的衛武公依然虚心接受民间及朝中官员们对他的建议与批评,以确保国家政策始终符合民意。他甚至创作了一首《懿》来警示自己,不断自我反省。这份执着于求真理与善治精神使得他深受百姓爱戴,并被后世誉为“睿圣”。
随着年龄增长到五十五岁(大约在公元前758年),衛武公最终辞世,其子扬继承了王位,被尊称为庄公。而他的政治理念、以及修复康叔旧政措施,都被广泛传颂,为后来的统治者树立了榜样。
历史学家如司马迁、司马贞都对衛武公评价有佳,他们认为他即位后能够恢复康叔时代的良好局面,让国家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至今,《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等文献仍详细记录着這段歷史,並對我們提供了解古代政治人物如何影响国家命运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