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看这样一个事实:皇帝的头几胎子女多是短命鬼。顺治帝的长子、长女是这类中人,康熙帝的头六个子女都在4岁以前亡故,雍正帝的大女儿和头三个儿子也是殇逝的,乾隆帝的长、次女及次子分别活了2岁、1岁、9岁,嘉庆帝的长子和长、次女均于4岁以前离开他们的父皇,道光帝的头六个子女和康熙帝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到成年,咸丰帝的长子亦是幼殇的。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殇逝总数的一半强。死去这些婴幼儿出生时,他们父亲年龄都很小:顺治帝15岁得其长女;康熙帝14岁做了父亲,其所夭亡之六个孩子全是在18岁以前出生的;雍正世祖所遗之二男一女子,是他17岁那年才诞下的;清朝前七位君主共生育21位后代,但到了咸丰世宗时大为减少,只剩下三位,其后同治世宪与光绪 世宣则完全无嗣。
皇家遗胤数量与寿命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如顺治世宗仅存24年若能延续寿命或许还会添置更多后裔。但并非如此,一方面说明皇权虚弱,无力励精图治;另一方面国力不足,也使得皇权忧虑心劳,使得健康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比如咸丰世宗26载而未能再添新室,这只能证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这表明两者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即皇权虚弱,无力励精图治;国力不充也使得皇权忧虑心劳,使其健康恶劣,在此情况下像咸丰世宗这样的过度放纵性欲,本身早已注定死亡,并且没有留下足够坚强继承人的血脉。7个君主共享80位贵妃所产出的80名亲王公主,其中平均每个人只给予1.8份爱抚与养育。在55名亲王公主中,由于德妃(孝恭仁皇后)以及诚亲王允祉母亲荣妃各自给予6份爱抚,最多的是怡亲王允祥兄妹三人,是在康熙二十五至三十年的6年内连续诞生的。而密妃王氏则在康熙三十二至四十年的8年间又给予3份爱抚。此等情形显然说明某些后宫嬖臣受宠或者被宠幸,对她们产生特别深厚的情感,而这些嬖臣们自然也会得到更多恩赐,从而导致她产下的孩子数量比其他嬖臣多。
因此,可以看出,大量妻妾系统确实是一种造成繁衍众多孩子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个事实,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低微,她们往往成为政治筹码,被用来巩固政权,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帝国领土范围。这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理解这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家族结构和婚姻制度,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