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国,豫剧丑角,以河南开封为家。原名牛俊国,艺名更改为牛得草。自幼学习戏曲,十岁拜师李小顺专攻文丑艺术。在多方学习的基础上融合技艺,不仅精通唱念做舞,更注重生活气息和程式规范。他以《卷席筒》、《做文章》等剧目闻名,并主演并整理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得文化部奖项,并被拍摄成电影获奖。此外,他还因在香港《大公报》的赞誉中被称为“东方卓别林”。他曾经接受一位戏迷老人的建议,将其名字改为牛得草,以此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丑角的身份和职业态度。
解放后,他深受喜爱,并由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人给予了新的艺名——牛得草,这个名字源于侯、于、朱三姓各取其物相生的寓意,意味着他能够在生活中扎根,就像猪得糠一样膘肥体壮。从此,他以这个新姓名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在鹤壁市豫剧团担任重要职务,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及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
他的代表作品不仅是传统幽默,还有激励人们服务社会的情节,如“当官不与民造福,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台词,让观众既欢笑又感动。他用自己的努力,为人民带来了欢乐,同时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
1998年5月30日,牛老师因病去世,当时已是65岁。这位伟大的豫剧丑角留下了丰富的人生历程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许多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