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神话中,孟婆是一位传奇的存在,她常年居住在何如桥边,为前往投胎的灵魂提供孟婆汤,以消除幽灵的踪迹。作为天府中的阳使,孟婆负责主持将死者的魂魄抹去,使其进入影象之中。关于孟婆的由来,有三种不同的道法传承下来。

第一种道法称为鸿受初开,是源自古代讲家文籍,反映了“人去世如云集”,“一去世百了”,以及不记恩仇的情感。在这个故事里,孟姜女哭倒少乡后,用她的爱和思念炼成了一碗能让人记忆往事的汤,这就是著名的孟婆汤。

第二种道法则将孟姜女视为真正的人物,她为了纪念自己的丈夫,在何如桥边熬制这碗汤,让亡魂能够留下一些情感,而不是彻底消失。这一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主义,对于人们对死亡后的情感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种说法则来自元代至明代时期流行的一些文献,它把孟婆描绘成一个尽善尽美、极具智慧和慈悲心肠的人物。她本身也是一个曾经投胎转世过的人类,因为见证了众多人的恩恩怨怨,即便是死后也无法释怀,因此创造出了这碗能让人回忆往昔情感的汤。这种说法更加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心灵世界之中。

无论哪一种传统,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喝下孟婆汤,可以帮助人们解脱掉生前的痛苦与负担,从而顺利地开始新的生命轮回。而在《吴下谚联》中,也提到当一个人去世时,其首先会来到名叫孟婆庄的地方,那里记录着每个人的功过,并决定他们未来的转世宿命。此外,还有描述一位老妪与三个女子——分别是孙悟空、白娘子和西施——一起享用完毕后却突然僵立变成了骷髅,这进一步强调了饮用此茶即可达到的超然境界,以及它所蕴含的情感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