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光绪二十四年参加了院试,并获得了生员的称号。三年后,他考入南昌第府京师大学堂。在那里,他学习并最终毕业于湖南高等优级师范学堂的理科第一班,人们尊称他为“洋举人”。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担任洪江电报局长和税务局长。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罗教铎转行从教,在长沙省立第一中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长郡中学、明德中学和妙高峰中学等校教授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他深受当地教育界的赞誉。
八年之后,当湖南省推动驱逐省督张敬尧时,罗教铎与一群学生被选为代表团代表前往北京。返回湖南省后,当省督派兵搜捕时,他通过同班同学毛泽东安排秘密逃离。之后,他担任过多所学校的校长,包括湖北旅鄂中学校和长沙省立一中的校长兼董事会主席。此外,他还是明德中学董事,并参与制定《湖南平民教育发起辞和实施办法大纲》。
十年间(1921年),罗教铎在任省立一中校长期间,与教师周方草拟了上述提案,并成功将其提交给 湖南省教育会理监联席会议审议。这项提案促进了全省各类学校以及机关团体设立平民教育班,为识字教育和生产技能补习提供支持。他还与其他热心人士一起创办了一所基础性的平民学校,即现在著名的民范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在这里,不仅免费招收学生,还开设半工半读课程,以工助学,同时也增设缝纫技术课,有些知名人物如李维汉、蔡畅等都曾到此授课。
一年后,该校更名为私立民范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并分成了两个班级:高级班专注于设计高级衣料服装,而初级班则针对日常便服及儿童服装。此外,还增加了一门财会课程,以帮助妇女就业。当病重之际,大失败后的罗教铎依然坚持工作并支持地下党活动,最终在1951年的7月病逝于家乡新化,享壽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