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东汉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献,始于刘邦的开国之功,终于王莽的新朝建立,是对西汉二百多年历史的一次深入回顾。班固继承了父亲班彪未竟的事业,将其父创作的《后传》六十五篇作为起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宏伟的史著。尽管在班固去世前,《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稿,但他的妹妹班昭等人继续完成了这些部分,为《汉书》增添了完整性。

相比之下,《汉书》在编纂结构上与《史记》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但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将原来的世家并入列传,并且调整为纪、表、志、传四个主要类别。其中,十志中的刑法、五行、三地理和艺文四志,与《史记》相比更为全面,这是其独特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汉书》的撰写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先前的优秀作品,如《史记》、《后传》,还展现出了作者对细节描述的关注,对事件叙述有着周密而条理分明的情怀。但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背景(如依附外戚窦宪),班固在作品中也有所倾向,即赞美权势集团,同时也迎合统治者的意愿,这与一些学者对于《史记》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